4月2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主题论坛之一——“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喜剧电影的魅力”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幕。
论坛由编剧、导演、影评人张小北主持,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卞建国,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电影博物馆党委书记陈志强出席论坛并致辞。
卞建国谈到:2015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超过440亿元,北京市票房达到了31.5亿元,居全国之首。2016年,北京电影的生产和市场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4月19日,北京市电影票房已经达到了9.98亿元,放映电影65.4万场,观影人数达到2232万人次,应该说形势喜人。
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专业博物馆,很注重在发挥业界和学界交流平台上发挥作用,“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深入研究电影的创作规律,挖掘电影作品的文化内涵,追寻电影美学的艺术品格,这个论坛就电影导演、编剧、发行、特效制作、音乐美术、化装造型、剪辑和动画电影等各个电影门类的议题展开研讨、思考和交流,多次引起了电影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中国电影观众和社会各界都有良好的口碑,逐渐成为为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影文化品牌的活动。
今年,我们以喜剧电影的魅力为主题,在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的今天,深入梳理和研究中外喜剧电影的创作规律和文化内涵,探讨喜剧电影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张宏谈到,中国电影是世界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作为经济文化中心,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影在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精神。“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主题论坛之一,近年来,论坛从动画电影、电影化装造型、电影剪辑等多个角度关注和探讨电影的普遍规律,探寻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艺术关系,以及电影背后的文化思潮。
本届“探寻电影之美的高峰论坛”将目光聚焦在喜剧电影的魅力,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历程,我们发现了还没有哪种类型能够像今天的喜剧电影这样,对中国电影产业拓展作出了如此丰厚的、持久的贡献。尤其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影市场发展突飞猛进,这体现在数字技术的拓展、银幕的扩张,票房的增长等方面,而就电影本身来看,最突出的变化无疑喜剧片数量的增长和市场反映的爆棚。2016年,电影《美人鱼》票房突破30亿大关,目前在4部破10亿票房国产影片当中,喜剧电影电影占了三席,分别是《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可以看到喜剧电影在未来几年发展中仍是前景光明。在中国喜剧电影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喜剧电影在思想性、艺术表达、观众审美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
陈志强谈到,“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的前身为中国电影博物馆青年电影论坛,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从2013年起更名为“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并首次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亮相。2014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支持和指导下成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论坛之一。“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旨在深入研究电影的创作规律,挖掘电影作品的文化内涵,追寻电影美学的艺术品格,探索电影在普及文化、引导审美、促进实现“中国梦”等方面的功能,带领观众一起了解银幕背后的奥秘。
经过9年的探索和培育,“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话题设置的前沿性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强烈关注,在观众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在电影行业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逐渐成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中国电影行业的一张标志性的文化名片。中国电影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服务电影、服务观众,力图为电影业界、学界与广大观众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影响电影和电影影响的工作。最后,预祝本界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喜剧电影的魅力圆满成功。
致辞完毕,论坛的演讲嘉宾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通史》首席专家饶曙光,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杰森.E.斯奎尔(Jason E.Squire),香港电影导演、监制黄百鸣,英国影视制片人菲诺拉·德怀尔(Finola Dwyer)上台签名并按压手模。随后,致辞领导上台与嘉宾合影。高峰研讨环节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