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他是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典范;他是同时代中独具慧眼的电影制片人;他将电影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就是许多影迷心中的“电影界的爱因斯坦”、“詹神”、“完美至尊”——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以他独特的眼光和智慧,不断颠覆之前的电影传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影奇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终结者》重磅登场,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泰坦尼克号》带给全世界观众的震撼与感动令人记忆犹新;而2010年伊始,《阿凡达》的强势来袭,更令电影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无数电影工作者惊呼:“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拍!” 生活在当下的年轻观众,未曾体验过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时的激动人心,以及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上映时的举世震惊,而今天,却有机会亲眼见证和体验一个全新的3D电影时代的到来。这一技术将颠覆我们以往熟悉的观影习惯,让观众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身临其境。 2012年4月24日,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在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隆重举行。当天上午9点,卡梅隆出现在活动主会场,不仅全程参与了当日论坛活动,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美国著名制片人乔恩·兰道等中外著名电影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还印制手模并赠予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 卡梅隆:“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 卡梅隆拍摄的大多数影片都有着国际合作的背景。这位具有丰富合作经验的导演在发言中对3D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功表示惊讶和感动。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观众日益提升的欣赏品位,以及对高质量3D电影、高水准3D影院的需求也引起了卡梅隆的注意。他表示,中国的电影环境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希望能够不断向中国电影工作者、甚至电视工作者传播3D技术,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分享3D技术。 卡梅隆:“我希望通过我的技术为张艺谋导演未来的艺术创作增加价值。” 在参加论坛前,卡梅隆已与张艺谋导演进行过交谈。张艺谋对3D技术的兴趣坚定了卡梅隆对于双方合作的期望,他表示:“我希望通过我的技术为张艺谋导演未来的艺术创作增加价值。” 同时,对于与中国电影人合作,卡梅隆还有自己的思考:“我知道如何使用3D技术,但是不知道其他电影导演如何使用3D技术,在合作中可以从中国电影工作者身上学习到我不知道的一些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3D技术被他人使用的话,也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这个技术,根据他们的要求,我们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卡梅隆:“3D技术有着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 在“3D技术与电影合作的发展”论坛中,詹姆斯·卡梅隆和文斯·佩斯首先介绍了他们新的合作“平台”——卡梅隆—佩斯集团,并阐述了该集团建立的初衷,即“把我们的技术与大家共同分享,进一步扩大3D应用”。接下来,卡梅隆介绍了该集团第一年的发展状况,展示了体育活动直播中的3D技术应用,播放了他们的3D技术短片,并给他们研发的系统冠上了一个颇为霸气、响亮的名字——“5D”。至于这一名字的由来,卡梅隆解释道:“因为它同时兼容2D和3D的制作,用原始的制作2D的方法同时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完美的3D内容效果,所以说把2D和3D相加就是5D。” 在卡梅隆看来,3D技术有着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因为它不仅能应用在电影创作领域,在其他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有研究表明,在教学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接受3D技术授课的学生比接受2D技术授课的学生成绩好得多。可见,3D技术不仅用途广泛且成效显著。而他和佩斯过去几年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把它发展成为一种有体系、又非常经济的模式。 卡梅隆:“好导演要从基础做起。” 在研讨环节结束之前,卡梅隆还谈起了自己对“导演”工作的理解:“一个好导演一定要从基础做起,拍摄现场从大到小的事我都要保证它拥有最好的质量。所以我总是说,在片场,如果我的手是干净的,那就说明我今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作为导演,我在设计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效果的时候,不管它在市场上有没有出现过,只要我们想做,就让它发生,我们自己来创造。所以我认为电影人的原创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源泉。” 卡梅隆素描:专注、严谨、执着、坚定而不失童真。 在下午进行的按留手模的仪式中,卡梅隆一反上午论坛时严肃的态度,大显一个艺术家的纯真与活力。他不时对着记者的镜头摇晃起自己粘着手模泥的双手,仿佛一个在海边玩泥沙的男孩。 卡梅隆说:“我们大约从12年前到现在,一直在不断探索开发3D系统,所以现在给大家展示的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专注而严谨的态度、执著而坚定的信心、广阔而多元的视野,卡梅隆在体验和获取新信息的同时,也展现了他的经验和智慧,这些都为中美电影文化交流带来诸多启示。 ![]() |